本篇文章3535字,读完约9分钟
宿迁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洼地”,也是“三农”比例最高的农业城市。雨后,三台山迎来了山的中央,古运河穿过城市绵延数千年,勾勒出苏北水乡的绿水青山,也见证了宿迁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徐伟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有效发挥了基层央行在支持农村振兴、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致富、增强农村权能和振兴农村、帮助实现农业强农、美丽农村和农民富裕等方面的作用。
根据宿迁市中心支行提供的资料,截至2019年7月底,宿迁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445.8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9.98%;今年上半年,扶贫再融资、小额再融资和再贴现总额8亿元,惠及8500多名贫困农民和1400多家小微企业;宿迁阳光信贷余额365.3亿元,惠及40.8万农民。
政策领导力
增加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的信贷供应
徐伟认为,在宿迁,农业和农村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仍然是第一社会群体。宿迁市有188个经济薄弱村,66万低收入人群和3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和责任十分繁重。
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大力推进“三农”金融政策的实施。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注意加强党对金融服务农村振兴的领导。建立全市金融系统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机制,要求最高领导直接关注农村振兴,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基础、物质基础和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政策落实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金融支持扶贫和农村振兴的任务。
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徐伟表示,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再贷款和再贴现农业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实施普惠金融的定向RRR减贫政策,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和“三农”的信贷投入,为农村振兴服务。自去年以来,已有9家企业金融机构通过定向RRR减息和比例评估发放了35亿元资金。
专注于此
优化融资供给结构
“从实地考察到发放贷款只需两三天,贷款手续和流程更加便捷,服务也越来越周到。”宿迁骏来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红军谈到贷款的效率时,忍不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分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全市建设“优质大米”、“标准化果蔬”、“园艺花木”等60亿美元产业,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效果明显。
徐伟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支持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加工集聚区和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店”企业的支持力度,满足农村供销、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如工行宿迁分行率先设立3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宿迁市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帮助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四季观花基地和4a级景区,推动“旅游+金融”的融合创新。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引导的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方向。中国农业银行宿迁市分行副行长吴海勇告诉记者,近年来,该行向各种水利工程发放信贷18.2亿元,投资12.43亿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信贷10亿元,投入8.65亿元;向生活垃圾焚烧等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2.93亿元信贷和2.33亿元投资。
"我的新房子已经在铺地砖了!"沭阳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6万元“宜居贷款”让钱骥镇新桥村的农民蒋如珠实现了他住在一栋楼里的夙愿。改善居住条件是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金融机构按照“能动、稳、富”的要求,根据农民购房需求,创新推出“宜居贷款”、“住房贷款”、“购房贷款”等产品,并适当放宽贷款利率、农民收入证明等条件。农业发展银行宿迁市分行副行长岳洪波提供了一套数据——今年以来,该行已批准9个农民住房改造项目,金额为33.4亿元,7个贷款项目,金额为10.2亿元。
改革和创新
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商业实体的融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地方金融机构在扩大农村担保范围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宿迁接受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宿迁市泗洪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建立了“银企法政”一体化的风险处理框架,为全国试点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截至2018年底,双权抵押贷款余额11.7亿元,同比增长4.1亿元,处于江苏省领先水平。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重视“两权”抵押贷款的衔接,继续推进宿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确保现有农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平稳过渡,共发放“两权”抵押贷款2430笔,贷款总额3.99亿元。
针对县、民营、小微等经济实体担保不足的突出问题,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宿迁中直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银行、工商、税务、水电、法院等公共信息数据,开发了信用评级认证模型。着力打造“信用认证、融资对接、信用信息服务、组织担保”一体化的“企业信用评级认证管理系统”,依托系统功能推出宿迁新沂贷款。
在新的“苏易文贷款”融资模式的影响下,许多银行机构开发了“城市信用”、“企业信用”、“鄂阳贷款”等信用产品。民丰农村商业银行行长许表示,截至目前,我行创新型“企业信用”授信已发放到161户,授信额度4.66亿元,其中首笔贷款户70%以上,152家授信企业,授信余额4.22亿元,平均每户277万元。这一创新模式已被写入2018年国家小额信贷服务白皮书。
在丰富农村信贷产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积极推进低收入人群创业、农民进城购房、儿童入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小钱包”、“电子商务贷款”、“助学贷款”等专项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利用金融资金、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风险共担和缓释功能,进一步扩大扶贫信贷投入。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开展“阳光信贷”项目,使农民受益。在农户评估和对农户公开授信的基础上,推进农户小额信贷,有效简化了贷款程序,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在经营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往往不得不面对预付地租、购买农业原料和大型农具等资本需求。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金农贷款”、“农机贷款”、“卡车贷款”等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达到35.85亿元,同比增长26.4%。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分行还推动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探索“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银行+龙头企业+农民”的金融服务模式。以工行宿迁分行为例,依托核心企业江苏益科集团,将供应链融资“电子农业贷款”业务拓展到上游农户。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向90户家庭发放了9100万元的贷款,并向65户家庭提供了6200万元的网上取款服务。
优化环境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文明有效治理,是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振兴的支撑。中国人民银行宿迁中心支行以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为抓手,通过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升级,推进农村振兴战略。
与城镇相比,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水平是改善金融环境的短板,亟待提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支出处关于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验收办法,促进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目前,宿迁已建成惠及近300万农村人口的综合服务站1134个,标准化和规范化综合服务站488个,普惠金融服务站7个。同时,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宿迁,101条公交线路和1600多辆公交车开通了移动支付应用,实现了市县公交全覆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全国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十分重要。在江苏省农村经济主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加强了与市农委、农工办、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定期收集和共享涉农数据的工作机制,获取了宿迁市所有农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低收入农户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经营信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户基本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所辖涉农主体的全覆盖。
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丰富农民的金融知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徐伟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分行依托农业金融机构、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在农村普及金融知识,在农村开展“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网络金融”等一系列主题宣传,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识别欺诈、防范风险的能力,不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升级。
标题:引“金融活水”润“经济洼地”人行宿迁中支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纪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