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大数据环境下的税务风险管理不是简单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而是涉及税务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资源配置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随着金税三期的推出,各种数据资源高度集中。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资源为税收风险管理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税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
一是大数据环境下加强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首先,涉税数据的质量需要提高。地方税务机关通过建立数据审核制度、推错数据、验证原始数据和发布数据质量公告等方式,明显提高了征管系统的数据质量。但是,由于手工录入,数据的质量,尤其是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逻辑性,仍然难以满足税务管理的需要。此外,纳税人的姓名、财务负责人和业务范围不断变化,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也给税务管理带来了困难。
其次,数据收集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和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但没有具体规定采取的方式和程序,以及如何查处违规行为。此外,第三方数据采集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大部分主要是人工搜索和复制在线信息。科技手段收集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信息收集工作耗时长,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有偏差。
第三,数据分析技术需要改进。大多数数据分析仍停留在简单的查询和比较层面,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存放在业务操作层的大量数据无法转化为管理决策层所需的信息。税务机关对数据反映的税收风险和经济内涵监控不够,税收与相关经济数据之间没有完善的关联模型,难以对现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趋势预测分析。
第四,缺乏相关专业人员。一些税务机关对团队管理、协同责任和专业化分工认识不够;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训还不够,他们不擅长分析和预警、风险应对和税务检查等岗位技能。目前的能力和质量难以满足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
二是大数据环境下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首先,建立一个与大数据兼容的收集和管理目标系统。大数据环境下,应把提高税收遵从性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损失率和征管成本作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目标,以税收风险管理为改革主线,充分尊重纳税人的自主权利和义务主体资格,将税收遵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
二是建立适合大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流程体系。围绕加强征管、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的目标,根据税收风险管理流程的要求,规划征管流程的整体结构,组织流程重组、功能重构和资源重组,最大限度地遵守税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征管成本。结合国际惯例,设立了税务咨询和宣传服务机构、情报信息机构、检查机构、法律监督机构和商业政策机构。
三是建立适合大数据的税务服务系统。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纳税服务在税收征管中的主导和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确立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地位,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改革服务模式,降低纳税人合规成本和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成本并重,建立快速纳税服务响应机制,及时反映纳税人需求,解决纳税人个性化问题,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是建立适合大数据的技术支持系统。根据诺安计算机模型,在“数据集成”之后,它将进入“数据管理”阶段。按照共享、开放、应用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信息管理标准,建立跨区域数据应用中心和分中心,形成全国统一、集中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机制。构建全面、统一、稳定的信息应用平台,加强涉税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广域信息共享和信息比对,逐步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是建立适合大数据的人才团队体系。根据大数据技术的需要,为了拓宽教育和用人的视野,有必要建立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人才队伍,以及信息管理和综合规划人才队伍。前者为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持,如构建网络、开发软件和维护系统,而后者负责总体规划、系统分析和管理系统设计。进一步加强税务系统计算机知识培训,不断开展新知识培训,满足大数据采集和管理的需要。
(作者: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地方税务局)
标题:大数据环境下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