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乾隆御笔“西春洞”和嘉庆御笔“严嵩”的石碑散落在圆明园后,昨日,四枚汉白玉刺被归还给圆明园的“大家庭”。据了解,这四件文物是去年2月海淀区清河市民杜泽宁在拆迁现场无意中发现的。最近,在被判定为圆明园文物后,这些文物迅速掀起了“回家”的热潮,这是圆明园内散落文物数量最多、归还最快的一次。
走进清河街道办事处,如果你不仔细看路边的拐角,很难找到四根白色大理石刺。这些被称为龙头的蛰头大约90-100厘米长,形状相同。他们都睁大了眼睛,有扭曲的眉毛,高高的鼻尖和卷曲的嘴唇,而且他们很霸道。
如果没有杜泽宁的发现和坚持,这四件文物就很难辨认身份,也很难回到圆明园。杜泽宁,清河人,66岁。“我是文物爱好者。去年2月28日,这原本是当地清河古镇的拆迁。我想地下应该有文物,所以我就弯腰看看。”杜泽宁说,当他来到工地外面时,他惊讶地发现挖掘机附近有几块石头。然后,他偷偷溜进建筑工地,小心地清理石头上的灰尘。慢慢地,一个水龙头形状的白色大理石出现在他的眼前。“我当时推断,这些水龙头是用高档白色大理石制成的,不像清河文物。清河很久以前是一个繁荣的贸易市场,因为它离圆明园很近,在这里出现了许多散落在圆明园的砖瓦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杜泽宁初步断定这些水龙头来自圆明园。
听说工地上还挖出了别的东西,没用手机的杜泽宁赶紧回家给朋友杨亚荣打电话。从去年开始,他们一起策划拍摄了当地的纪录片《寻找清河》。但是当他们到达建筑工地时,他们发现水龙头不见了。“我们去的时候给清河街打了电话,但是当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我们发现工人们把水龙头藏了起来。”杨亚荣说,他多次告诉建筑工地上的人隐藏文物的后果,结果发现文物被工人埋在土里。后来,当保安到达清河街时,这些水龙头幸存了下来,保存在清河街的办公室里。
几天前,一些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圆明园发现后,迅速联系了清河街道办事处,并立即联系了北京石雕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刘卫东进行现场鉴定。通过对刘卫东所存文物信息与园内文物信息的比较,最终确定这四个石头构件是圆明园散落文物的汉白玉头像。不到一个星期,圆明园管理处和清河街道办事处迅速开始谈判,最终决定圆明园将从街道办事处“带回家”文物。
在昨天的文物处理现场,两个工人扛着担子,两个工人用手抓住水龙头的两边,四个人煞费苦心地把头移向汽车,开始了“回家”的路。他们到达圆明园后,专家将对他们进行全身“体检”,并制定修复计划。“这些噱头有一些小裂缝。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问题。”圆明园文物考古科科长陈晖说。摄影/记者袁遗
标题:圆明园四件汉白玉螭头“回家”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