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72字,读完约13分钟
(声明:刊用《中国信息周刊》稿务经书面授权)
当城市把人们牵扯进来,抛弃了许多美丽和以前流传下来的代价而突飞猛进时,一个人开始尝试和陌生人亲密交往,有意地为这个社会注入了善意
本刊记者/李茂兰
句子不是开朗外向的人。
坐在喧闹的咖啡馆里,他不能完全放松自己。 对他来说,沙发和小圆桌把人们分成“孤岛”,“孤岛”之间人们游泳,是冷淡的眼球,“人与人之间看起来很近,但很远”。
但是,喜欢这个孤独的人,在过去的一年和三个月里,几乎每天和陌生人一起生活。 这个事先给他计划的日程被称为“寄居计划”,他希望以此参加陌生人的生活。
《寄居计划》从2009年2月15日开始,于去年5月15日结束。 其间,文辗转于全国30多个城市,逗留了43站,住在73个陌生的房子里。
“这不是观光,而是试图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句子都是这样说的。 他想寻找用这样的方法,为了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能产生越来越多的“共鸣”,形成相互作用、互助的人际网络的可能性。
“寄居客”信任考试
在“寄居计划”之前,文都生活的社团也是“孤岛”。
2008年,从小热衷于艺术的他终于辞去了珠海软件企业的it工程师的工作,来到北京怀柔的艺术馆,成为了驻馆艺术家。 在这里,文都的生活圈与画画、制作音乐、拍短片的朋友有更多的交往,但把世界关在门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他们一概不知道,没意思。
“这个圈子太小,人就像井底之蛙,总有一天灵感会枯竭”的句子渐渐厌倦了这样的自己。
那时,他从网上知道了“沙发客”的存在。 这是由美国人芬顿于2004年开始的“互助游”模式,依靠各地陌生人之间的帮助,让人们以最小的费用旅行。
“和陌生人一起生活”的想法突然震惊了文都。 “旅行不是我的目的,但用这种方法可以摆脱自我隔离、视野狭窄的生活,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互信的可能性”。
2009年1月的一天,30岁的句子开始通过网络实施自己的计划。 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他在天涯论坛、百度论坛、论坛、qq群等公共空之间发表了自己的全部资料,还在自己的实名博客上发表了“寄居计划”。 “这是基于人际关系的行为交流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网络寻找想在同城或异乡寄居的陌生人,每天和陌生人一起生活。 不去没有寄居的地方,如果有人想提供寄居的话就考虑过去,不管是否去过这个地方,或者对这个地方有兴趣”。
网民的反应不一样,有看法认为“勇气是嘉”,也有批评说“借寄居之名旅行,欺诈喝酒”,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
网民的不信任反而触及到了大家,“可以看到社会的真实状态。 大家严格保护自己,害怕受到伤害。 ”。 这使他更相信《寄居计划》是信任测试。 在这个过程中,句子决定成为注意者,对对方的生活产生最小限度的影响。
青岛设计师唐冠华出生于1989年,是第一个向文中扔“橄榄枝”的人,他在青岛市内的旧住宅和父母租了一间空的房间住了一周。 双方的信息表达流畅,在网上了解了彼此的情况。 但是唐冠华没有向父母详细证明文都的由来,只是说“一个外国朋友住在咱家”,在他看来,老年人理解这样的“新东西”还需要时间。
2009年2月15日,所有接受邀请的句子都乘坐从北京开往青岛的列车,前往“寄居”的第一站。
在和唐冠华的六天里,文尽量不影响对方的生活。 白天唐冠华上班,文都留在家里看书,上网。 唐冠华下班后,他们一起吃饭,聊天。 大部分时间,句子作为“倾听者”,其他人的烦恼“垃圾场”发挥着作用。
“在心里,不能对熟悉的人说,面对陌生人,他反而很少客气”句子都说。
有限的信任
在“路上”的生活,不是想象中的潇洒,而是无力感时不时袭来,怀疑的眼球变成了影子。
文都总是被害怕的心情所左右,不知道第二天能不能住,不能住,该去哪里。 如果连续10天半找不到下一站的话,“寄居计划”很有可能在这里搁浅。
成都是寄居的第十四站,在那里,文都的三次遭遇成了他“拒绝”的缩影。
一次“被追”。 为他提供住处的女孩崔西是电子商务企业的职员,她和情侣租了三个居室,留下了空的房间,文可临时居住。
晚上到达成都,文都和崔西、同室的女孩谈论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寄居计划,三人非常投机地交谈。 但是,同屋的男性从头到尾都没有和他交流过,连门都很少出来,所以在这期间来客厅接一杯水,简单地打了招呼。 第二天,崔西告诉文都,他不能住在这里。 因为同屋的男性没有习性,在和陌生人说话。 句子只能全部离开。
一次失约了。 一个女孩表示愿意在网上积极为文提供住处。 傍晚6点,文乘坐去女孩家的巴士,途中,他还和女孩保持着邮件的信息表达。 但是刚下车,一到小区门口,女孩就改变了主意。 对不起,我觉得还是不方便。 句子都握着手中的邮件,这么大的城市不知道该去哪里,一会儿就很难过。
传播“寄居计划”的过程也是失败的经验。 天府广场是成都人交通量较大的中心区域,文中将自制的推进卡陆续发给行人,印有“寄居计划”的标志和详细证明,以及自己的电话号码。 文都的想法很简单,他不希望自己是个孤独的舞者。 卡片送来了40多张,交换的是冷眼和无视。
一位中年男性的驻扎给文展现了希望。 男性夸耀“寄居计划”的想法很好,自己也想出去散步,但没有时间。
但是,本文对他说:“你想提供寄居吗? ”。 男人断然拒绝了。 他说住在陌生的房子里是可以接受的,但暂时不接受陌生人介入自己的生活。
如果“寄居”继续不下去,句子只有三个选择:在网吧过夜,在公园过夜,在小酒店住宿。
但是,比起“拒绝居住”,给句子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寄居对象的不信任,那是经常存在的注意和小心。
长沙是“寄居计划”的第24站。 在那里,句子被动地过了四天早起晚归的生活。 提供寄居的主人是从事it领域的80多岁的男性,每天的生活在规则中重复着: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下班。 句子试图让对方留下钥匙,他可以留在房间里整理资料,准备下一个日程,但男性因各种理由敷衍了事。 文只能和男生同步,去网吧,进书店,逛街,忍耐到晚上9点回家。
“他不信任我,总是对我保持警惕。 ’这让句子很沮丧。
23岁的保安企业员工很棒,今年4月26日在济南的家中接待了文都。 聪明的母亲在楼下经营了早餐店。 六天来,高明对文都表示了充分的信任。 他把钥匙交给大家,让大家随便在家,他也完全开放自己,跟大家说说自己的烦恼,和父母的关系等心事。
“其实,文一个人来到异地,面对着我和父母,以及认识多年的邻居们。 说到担心,应该是文都,不是我们这样的当地人。 ’说得很好。
尽管如此敏感的文章观察到,高明上夜班不回家时,高明的母亲整晚都不回楼上休息。
相比之下,另一种遭遇使文大家真的很沮丧。 文都称这个寄居对象为h。 h由于父母的到来,文都不得不提前结束6天的临时生活。 他陷入了困境:下一站的时间还没到,但他现在只剩下16元。 没办法,文只好向h借钱。 “你能借给我一百元吗? 拿到钱我马上还给你”h开始露出厌恶的表情,没有回应。 最终,h以必须写借条为前提,同意借给所有句子100元。 “现在这个社会的人太不可靠了。 ’h说,还钱后,他可以把借条邮寄给大家。
文都最终放弃了债务,在网吧过了一夜。
最好吃的一餐
2009年上半年是文都启程的头几个月,也是最困难的时期。 屡次受挫,身心俱疲,听到很多人波澜不惊的忧虑,整个句子变得沉重,“感觉要崩溃了”。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也有充满温情的记忆,就像黑暗中聚集了微光的萤火虫一样,支撑着句子继续自己的旅行。
烟台是“寄居”的第十站,由女大学生j接待。 去烟台之前,两个人在qq里说了很久,是“熟悉的陌生人”。 到了烟台,两个人在j的学校见面了。 女孩手里拿着保温饭盒,里面有她的亲手做的菜,用自己的方法支撑着文都的行动。
“饭盒里有两个菜,花菜炒肉和冬瓜肉片。 ”。 文认为是他在整个行程中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无侠魔”(网名)是山西临汾为文都提供临时住处的人,是当地交通局的一般干部。 与文都的缘分始于微博,文都在微博上对自己行程的动态更新感兴趣,他亲自邀请文都回家居住。
文都在“无侠魔”家呆了一周,准备去下一站、下午的列车。 发车前,上班的“无侠魔”骑自行车赶到车站,只给文都送了两袋水果。
“我从站台越过铁路跑到他所在的铁栅,通过缝隙从他手里接过水果,别说多馀的话了”句子都说了。
45天的“寄居”生活,为文都提供住处的陌生人来自各行各业,还有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教师、公务员、企业白领、大学生、警卫、ktv服务员等。 句子对他们进行了统计分类:从年龄来看,20~29岁占78%,30~39岁占16%,40岁以上占3%,19岁以下占3%; 在性别方面,女性占36%,男性占64%; 从地址来看,租赁占63%,自住占28%,其余的是共同租赁或借朋友的地址给文都。
年2月2日,在“寄居计划”实施近一年后,文章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之后的行程越来越顺利,几乎没有被“拒绝”。
“就像爬山一样,爬到半山腰是最难的,生理上、心理上的状态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过了极限后又会变得轻松。 我基本上体验了所有的阶段”句子很感叹。
可靠的“火种”
与文都相比,仲一的“寄居”之旅要容易得多。
作为中国“互助游”的始作俑者,仲一在中国16个省旅行了100天,在31个城市、城镇、村庄、寨旅行,都住在陌生人之中。 和文都不同,仲一认为这是继“背包客”之后的新旅行方法。 同样,仲一承认,这种方式需要建立在“陌生人”的相互信任基础上。
2003年4月,主修计算机毕业的苏州男仲一开设了个人网站“游学中国”,他在网站上首次提出了“互助旅行”的构想。 “大家可以用在网上招待的方法,喝茶、做我的城市导游、提供一天的家庭酒店等,参加我的全国旅行”。 每天从全国各地至少接受两三个陌生人的邀请。
对待陌生人,仲一比文谨慎得多,他出发前不像文一样安排下一站,而是明确整个行程。 这需要在他走之前做很多工作,和不同地方的人建立信任关系。 伙伴根据对方的声音和对话来评价对方的大致性格,通过多次对话来评价对方的诚意。 在去陌生人之前,他有时会“暗中访问”对方的真实消息。 比如说某人是某公司的人,仲一给对方公司打电话,确认对方的存在。
仲一说,他至少要表达和移动陌生人的信息一个多月。
第一次“互助游”,他选择了与苏州相邻的两个地方:张家港和无锡。 接待他的是无锡党校的副校长。 另一位是当地供电局的员工,网名“奔岩”,是户外运动爱好者。
出发的时候,仲一把法国香水还给“奔岩”,“奔岩”把自制的自行车模型还给了仲一,仲一把这个礼物转发给下一站的网民,这种行为继续下去,他们把它看作是友谊和信任的传播。
这些人很快成为新的“火种”,数量也在几何学上增加。 他们通过“互助游”,不断地把陌生人当朋友。
现在,仲一2006年创立的“仲一互助游”网络社区,注册会员从最初的5600人增加到了15万人。 其中在校生和就业1、2年的年轻人占很大比例,中老年人占30%。 关于后者,仲一称他们为“有钱、有闲、有时间”的“三有”群体,虽然数量很少,但却是“互助游”最牢固的组成部分。
对仲一先生们来说,这是关系到现实生活的诚实网络,所有注册会员都必须填写详细的个人新闻。 会员的真正身份受到该城市、该地区会员的持续认证和错误订正,如果作假就会失去信任。 仲一说:“除非你行动,否则你的寄居行为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学习和陌生人的生活
无论是“寄居计划”、“互助旅行”还是“沙发客”,很多人都开始尝试在陌生人之间建立认识的社会。
“现代人的基本精神状况是人与人之间是孤岛,无法表达信息,也不想表达信息,加剧了这个社会的失信。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中心主任龚鹏程说。 他认为“寄居客”们的意义是唤起对现代文明的反省,缓和现代人的信任危机。
而且,这些疏远的关系在由“熟人”(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组成的乡土社会中不太存在。
“移民是城市的主体。 城市是陌生人创造的社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信赖论》中写道。 移民本身流动性强,没有冷静感,很多人都是“过客”精神,没有做好长时间定居的准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认真经营。 经营不符合价格,是机械、功利的交往目的,在这种环境下重建信任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龚鹏程说。 西方在产业革命后享受产业革命很方便,保持着警戒和批评。 “我们缺乏这种警戒心”,西方人的家庭感比东方人淡薄,但有着“陌生人伦理”的伦理态度。 陌生人之间有习性地打招呼,表达基本的善意。 “这种伦理是城市化的重要基础。 ”。 在高速城市化的中国,很多人卷入历史车轮前进,停不下来,很多美好的东西、优秀的东西从以前就传下来消失了。
对文都、仲一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横鹏程觉得这有助于新的城市伦理的建设。 “这是一个更加紧密的小社会,大家之间半生不熟,想打招呼,但被面子所妨碍,无法举手。 通过小范围、小范围,重新确立人与人的关系。 陌生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标题:【国内热闻】聚焦旅游“寄居客”:找陌生人“同居”首需信任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