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3字,读完约5分钟
原标题:这根杆子有两个肩膀
杨安兴介绍了在体验店销售的当地产品
□记者张俊俊文字/图片
“山区农民正在受苦,走出去抬脚就是一座山;小的时候很难买到,但是很难买到,一百磅山果抵得上一磅盐……”这首歌谣真实地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石板路“难走,难买”。1946年7月24日,林县(现林州)板岩供销合作社成立。石板供应商挑起了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担,用一根扁担和两个篮子沟通城乡,翻山越岭,走乡镇为人民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甚至挑出了响彻全国的“扁担精神”。
在新的时代,石板供销社的发展如何?7月18日,记者前往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了解情况。现在的石板岩镇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是一个民族特色的乡镇。位于该镇的太行大峡谷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有近150万游客来此游览。通过车流和人流,记者来到泸水河畔的板岩供销合作社,看到了一排具有山地特色的石屋。屋顶上立着七个红色大字“胡子精灵纪念馆”,黑色招牌上的六个金色大字“石板供销合作社”闪闪发光。
创新与发展同在一个肩膀上
杨安兴是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第11任主任。当记者看到他时,他被一群陌生人包围了。银都区李杜镇供销社主任马广庆要求他代销当地农产品,实现联合供应;内黄市果蔬城营销总经理吴再来与老阳合作开展蔬菜配送业务,这是安阳市供销合作社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大项目,他们已经多次沟通。石板岩供销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和太行大峡谷景区的各个营业网点,使杨安兴成为一个争抢合作的红人。
随着杨安兴走进石板岩供销社的体验店,记者看到这里的购物环境并不比大城市的商场差,而且多山。在古色古香的木制货架上,除了各种名牌日用品外,还有更多高品质、包装精美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在商店的角落里,太行山区农民使用的磨盘、扁担和篮子被转移到商店,供销合作社被改造成太行山下的村民庭院,在那里“扁担精神”与太行山民俗文化融为一体。一位游客拿着一根杆子说:“我也是一个山人。”她旁边的家人正忙着给她拍照,店里回荡着家人的笑声。石板岩供销社的店面容量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它已经从传统的柜台销售转变为“高质量”的体验销售,其产品已经从100多种发展到今天的5000多种,已经从服务农民转变为服务农民和游客。“我们还有两个注册商标,“山熊”和“熊爱”。这是体验总部,去年销售额达到540万元,今年计划超过600万元。像这样的体验商店今年还会增加五家。”杨安兴自信地告诉记者。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向全国各大城市销售优质品牌产品,去年销售额达到136万元。供销合作社还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承包荒山1200亩,种植核桃、胡椒、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此外,他们还依靠专业合作社在山区开发和加工纯绿色、无污染的农副产品,每年向山区农民销售800多吨各种干鲜果,帮助农民增收160多万元。
开拓创新是“扁担精神”的核心内容。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与时俱进,在行业内开创新业务,在服务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肩并肩,坚持你的心
石板岩供销社要求各综合服务机构开展“十个一”服务,满足群众对粮油、缝纫加工、婚姻介绍、就业介绍等农产品的需求。它还专门为孤独的老人缝制衣服和被褥,每年冬天给镇养老院的每个孤独的老人送一双棉鞋,每年购买10000多元的杀虫剂免费供应给果农。这些为人民的倡议并不大,但他们已经做了10年。
“东脑村离供销合作社有30公里。村民李在明要了一袋肥料。电话很紧急,所以他不得不迅速发送。我开着货车直奔东脑村,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肥料送来了。李在民很感动,突然要了10袋肥料,并准备了来年的肥料,说他不想麻烦我再送一次。这些人真好!”杨安兴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都去山脚下工作了。分散在山上的农民大多是老人,他们需要供销合作社把他们的日常必需品拿到手。我们一直坚持旧的供销合作社的传统,多年来一直不间断地供货。”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干部和工人不仅是推销员,而且还是推销员、信使和搬运工。几十年来,供销合作社一直坚持不雇用搬运工,所有运过来的货物都是由干部和工人一起搬运,自动装卸,每年节省3万多元。员工出差时总是在寻找最便宜的酒店,有时他们会在货车里过夜。干部和工人开车到市里开会或拉货,到其他地方检查。当他们去的时候,他们在山里拉起农产品,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带着山里需要的日用品和旅游纪念品,所以来回的旅行不等于0+。通过仔细的计算和努力,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每年都有盈余、贡献和发展。
杨安兴的父亲杨立成是板岩供销合作社收购站的负责人,王祥石材商店的商店经理杨俊帅是板岩供应商的后代...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一代又一代,石板供应商正在使“扁担精神”绽放得更加灿烂。
标题:这根杆子扛在双肩上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