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6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2019年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主要财务数据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预计下一阶段经济运行稳定。
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上半年的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3.23万亿元,明显高于上年;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2019年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主要财务数据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预计下一阶段经济运行稳定。
小型和微型融资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同比增长6440亿元。分行业看,家庭贷款增加3.7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6.2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48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减少1786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601328)(港股03328)首席金融分析师e永健表示,尽管6月新增贷款略低于预期,且同比增幅也不大,但新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增幅更大,表明信贷结构有所改善。新增家庭中长期贷款当月保持大幅增长,表明住房信贷需求依然强劲。
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表示,观察中国的利率水平取决于整体市场利率水平和实际贷款利率。“总体而言,自去年以来,整体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在下降。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幅下降。”
孙国峰表示,今年前5个月,新增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89%,比2018年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其中,五大银行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79%,比2018年低0.65个百分点。此外,承担或减少信贷相关费用相当于将其他融资成本降低0.5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效果显著。
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已经恢复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为56.77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末高1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调查司司长阮表示,m2连续三个月保持8.5%的增长速度,这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政策强度和合理充足的流动性。有三个原因:
首先,银行贷款总体保持快速增长。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虽然增速比上个月有所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银行债券投资增速较快。6月末,银行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8.8%,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地方政府特别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
第三,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投资从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规模有所缩小。6月末,商业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下降6.8%,比低点收窄5.6个百分点。阮表示,这意味着,去年以来,银行表外资金大幅下降的趋势明显缓解,表外资本关系和表外融资的变化趋于稳定,银行的资金来源能力明显增强。
阮表示,在m2增速保持稳定的同时,m1增速有所回升,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高流动性资产配置需求的回升。
直接融资比重大幅上升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呈逐步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总计13.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万亿元。
阮表示,截至6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9%,为201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企业债券融资增速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负增长势头继续放缓;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跌幅大幅收窄。
从结构上看,直接融资比重上升。
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下降。上半年,人民币实体经济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5.8%,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下降趋势收窄。上半年,委托贷款占比-3.7%,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7%,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发言人周学东表示,今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对社会金融的下拉效应明显减弱,贷款在社会金融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直接融资比重大幅上升,这是一个好迹象。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码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