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5字,读完约3分钟

红军飞过泸定桥纪念碑。

本报记者阎锡宇摄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红军飞临泸定桥纪念碑,却发现纪念碑的形状像一根铁索,“5?29”的数字固定了一个辉煌的日子。北面是聂荣臻元帅的题词。第一句是“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泸定桥上取得了重大胜利。”

84年前,中央红军左右夹击泸定桥,红四团作为开路先锋,日夜奋战240英里。在夺取大桥的战斗中,22名战士带着一英寸的铁索和一滴血向前爬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写了《大渡桥是冷的》,朱德在10多年后仍然感叹“长征还记得鲁管的风险”。

“1935年5月26日,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作出决定,沿大渡河东西两岸向北分兵,迅速夺取泸定桥。由于敌情突变,红四团在二十八日并没有走远,而是提前一天,即二十九日接到夺取泸定桥的命令,现在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说:“能否到达并占领泸定桥,已成为决定红军命运的关键。”

泸定桥头忆红军(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红四团来到大渡河。为了抓紧时间,他们决定不做饭也不睡觉。每个人都吃干粮,喝凉水,一路抗疲劳。”甘孜州委党校的高级讲师、身高8英尺的林庆(音译)说,在河对岸,敌军为了加固泸定桥而开火,红四军团的指挥官命令他们点火前进。敌人发出了信号,红四团根据俘虏提供的信号频谱进行了联系,从而消除了敌人的怀疑,在雨中继续前进。

泸定桥头忆红军(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道路泥泞,红军赢得了时间与泥泞和血腥的凉鞋。”邓,78岁,土生土长。他父亲告诉我,那年红军路过他家门口。“离泸定桥还有13英里。有一条山路很难走。这个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悬崖的边缘是大渡河。当你摔跤的时候,你就会滚下河去。”邓说,天亮前,红四团经过这里时,他们用绑腿作绳索,互相拉拽,把部队串连起来向前推进。1935年5月29日,在黎明明,红四团准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占领了西桥头。

泸定桥头忆红军(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泸定桥东临东灵山,西临海子山。两座山之间的大渡河从这里流过,13条铁索连接着东西两岸。"当红军到达时,敌人的守军已经拆除了大部分桥梁,并在东桥头修筑了防御工事."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专家龚自德说,红四团挑选了22名战士组成了一个打桥牌的突击队,第二梯队跟随突击队铺设桥板,同时在桥头配备了强大的火力。当天下午,全团号手集中力量在西桥头吹响了信号,展开了夺取大桥的激战。

泸定桥头忆红军(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李又麟是赢得这座桥的22名勇士之一。他的儿子李莉告诉记者:“我父亲回忆说,当时他只想赢泸定桥,一听到号声和喊声,就不惜一切代价爬到桥头。冒着枪林弹雨,我父亲不停地改变着他爬上铁索桥的姿势。当他正要接近另一边时,敌人放火烧了东桥头,铁索烧得滚烫。我父亲不顾熊熊大火,冲了过去。红军继续前进,父亲和紧跟其后的同志们开始与敌人进行巷战,敌人伤亡惨重,纷纷逃跑。”

泸定桥头忆红军(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飞越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为中央红军实现加入红四军的战略目标开辟了一条通道。”泸定县前主席孙指着桥头。

如今,红军飞临泸定桥纪念碑下,人们纷纷前来瞻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60多名老战士来到这里。前班长陈毅华说:“孩子们应该从小接受红色教育。”纪念碑的第一代讲解员朱太兵说:“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来到这里参观学习,追寻红色足迹,继承红军精神。”

人民日报(2019年7月29日01版)

标题:泸定桥头忆红军(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