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1字,读完约4分钟

2月25日下午,主题为“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50国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应注意的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探索建立衡量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标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什么是高质量的开发呢?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评价指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探索建立高质量的发展指标,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大国特征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居民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包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高的消费率和更高质量的消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说。

白重恩还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还包括预防和解决重大风险。评估应更加关注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加关注高效、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加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评估,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优质发展。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许多有利条件

“高质量的发展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和竞争力,而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是根本途径。”王一鸣认为,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有许多有利的基础条件。

首先,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一些基本条件。近五年来,消费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第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结构趋于高端化、人性化和服务化。

第三,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改革有效增强了市场功能,优化了存量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从2015年的下降上升。

第四,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进入活跃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去年,中国在R&D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5%,超过了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独角兽企业在全球的比重非常接近美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自行车等新兴业态走在世界前列,为转型创造了条件。

第五,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从全球生产网络来看,服务业的比重有所增加,在价值链中约占60%,这为中国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下一步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

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王一鸣还指出,向高质量发展过渡也面临一些特殊挑战。例如,如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将迫使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如何促进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并以创新推动增长;如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如何优化空地区结构,提高空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如何增加社会流动性,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如何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如何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有效处理排污高峰期的环境保障;如何建立风险管控体系,防范和化解快速发展时期积累的风险;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如何深化体制改革,形成适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环境。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畅谈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国强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处于比较优势的转型期表示担忧。他指出,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出口制造部门的工资是南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数倍,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在迅速弱化。

不过,龙国强也表示,中国正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如资本雄厚、人口素质高、产业支撑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低成本创新能力强、本土市场大。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他建议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包括国际合作),为传统产业的转型提供性能好、成本低的设备。此外,应支持企业设备投资,帮助解决设备投资的融资问题,并对设备投资采取税收优惠。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畅谈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准确脱贫和防治污染打好基础,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打好基础,重点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指出,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自2008年以来持续上升,近两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系统性战略。

标题:中国经济50人论坛畅谈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