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95字,读完约11分钟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有效时期后,地方实践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地方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如何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促进去产能和去杠杆化?
■我们的记者张一鸣
调查对象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国资委主任许
李涛,河南省国资委主任,全国人大代表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有效时期后,地方实践的重要性凸显,为下一步进一步推进改革提供参考。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国资委副主任许、全国人大代表、省国资委主任,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期。如何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
许: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江苏省国有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利润增长率达到13.7%。当地SASAC系统的财务表现非常出色,净资产收益率在省内排名前三。
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企业发展质量。改革要针对问题,从本地区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1+n文件出台后,江苏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省级1+n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江苏省国有企业面临着管理粗放、机制不活跃、风险事件频发等问题。省级1+n文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抓住“牛鼻子”,解决机制失效、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以管理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应由企业管理的东西要牢牢掌握在企业手中,需要SASAC监督检查的要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控制要到位,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如果法律授权,认真积极地行动;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全部取消。2017年,江苏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再次修订完善了权力清单,将审批项目精简了50%。国有企业活力增强,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李涛: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从管理资产转向管理资本,这样可以降低地方实践的难度。要按照投资者的要求,以资本为纽带管理资产,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当国有企业改革进入现阶段,政府应该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企业是改革的主体,地方SASAC是改革的综合协调部门,国务院SASAC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应该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今后深化改革的决心涉及方方面面。一些改革可以由SASAC组织和协调,如供应方的结构改革,而另一些改革必须调动雇员的自主权,政府应发挥指导作用,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减少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国有企业不得不退出某些领域,甚至放弃控制权。如何将这一过程与员工的利益相结合,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何凝聚人心等。,都需要深入思考。
如何看待当前混合改革的进展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你如何看待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展?
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注意规范化。江苏省以股票上市发行为主要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混业改革。一方面,充分利用证券市场,推进混合改革。汇鸿国际集团整体上市是省级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自2014年以来,SASAC共监管7家新上市公司,平均每年新增2家公司,引进各类社会资本436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595亿元。目前,江苏省64.2%的省级企业及其各级子公司已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后将继续通过证券市场推进。另一方面,对于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国有股将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从江苏省的实践来看,混业经营不仅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会通过市场发现价值、实现增值。
李涛: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实现所有制多元化,拥有合理的所有制结构,资本数量和结构多元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最终目标是使国有资本变得更大、更强、更好,同时保证国有资本不会流失,而且在流动中增值。
在现有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过程中,如果国家不持股,就会出现多层次审批等问题,一些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公司还得经过招投标、拍卖和挂牌等程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哪些国有企业持股,哪些国有企业参股。集团公司下的二、三级公司可以放弃对国有资本的控制,由国有独资转变为多元控股,外资也可以参与,但要注意混合改革能否做好,这也关系到员工的接受程度。客观地说,如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到职工的根本利益,很难做出决策,但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是正确的。从地方实践来看,今后应该规范混合改革的程序,比如,我们不应该失去对金融企业的控制。在大型集团公司层面,推广过程应相对谨慎,可寻求整体上市或主要上市,而不是所有资产都要上市。
下一步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地方政府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下一步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许:江苏省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省级国有企业中很少有制造企业,主要是能源、金融和生产服务业。市属国有企业中的制造企业实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生命力强。下一次改革应该集中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是解决粗放管理的问题。国有企业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我们应该完善决策机制。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清单,明确哪些问题应该在什么会议上研究和决定。要理顺母子公司关系,处理好层级授权等关键问题,加强集团对子公司的整体控制。特别是在投资方面,母公司应加强管理和控制力度,将受控投资集中在集团董事会,不应过度放权。
二是瘦身健身,降低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省级企业要集中优质资源,把主业做得更好,主业控制在三个以内,形成产业链或互补。合格的企业最好专注于一两个领域,努力成为这个行业和领域的“领导者”。降低级别,将管理级别降低到三级以下。要加大对低效、低效存量资产的整合力度,确保2018年底前清理完清算方案中的所有“僵尸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说白了,旧的组织结构相当于房屋的“砖混”结构,建筑覆盖率低,抗震能力差。下一步,我们将从企业实际出发,在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推行事业部制和决策委员会制,就像将“砖混”结构转变为“框架”结构一样,进一步扩大和强化组织结构基础,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完善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国有企业打赢三场硬仗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有效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要控制好非主要投资,牢固树立“有人才才有项目”的理念,进行专业、充分的尽职调查,防范投资中的重大失误。回顾国有企业非主要投资的现有管理和控制措施。目前,江苏SASAC对省属企业非主营业务投资的控制方式是,一定数量的非主营业务投资首先由企业自行调查,如有必要,省SASAC将组织第三方进行论证。这样,国有企业的风险概率可以最小化。同时,要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快省级企业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人财管理、经济运行监控和业务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第四,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例如,2014年,省国资委在华泰证券和江苏高新投资集团启动了“三能制”改革试点(管理干部可以上下车,员工可以进出,收入可以增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今后,要在竞争性企业中全面推广上述试点经验,科学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市场化要求,真正重构干部选拔机制、员工选拔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同时,职工持股、混合改革和职业经理人试点将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李涛: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现阶段,从试点阶段到推进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必要的。在推进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各项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包括混合所有制、法人结构、职工持股、去杠杆化、去“僵尸企业”,其中去杠杆化和去产能是“牛鼻子”,应该大规模推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应该有实质性的提升,并在董事会中设置外部董事。
2017年,河南省完成了国有企业“三资一业”剥离。2018年,河南省将重点处置“僵尸企业”。河南省有1055家“僵尸企业”,省级管理企业有198家“僵尸企业”。目前,已有100多家省级“僵尸企业”被处置,所有“僵尸企业”必须在2018年9月底前完成。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参与了职工安置需要成本。我们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能有一些财政支持政策,同时出台一些债务和资产核销政策,帮助企业破产和整合。
国有企业改革如何促进去产能和去杠杆化
中国经济时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去产能和去杠杆化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何推广它们?
许:江苏省国有企业中煤炭、钢铁企业很少。徐州矿业集团已将煤炭生产能力削减790万吨,并已完成产能削减任务。在去杠杆化方面,省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最高值71.2%降至63%。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特别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上市步伐。加大清理整合低效存量资产的力度,确保2018年底前清理计划中的所有“僵尸企业”。2020年底前,省国资委认定的“四类企业”(即连续三年亏损企业、资不抵债企业、关闭企业和三级以下企业)“三类股权投资”(即连续三年非盈利性投资,投资余额低于300万元,且低于三级),此外,今年还要求省属企业进一步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力争省级企业整体负债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李涛:国有企业的产能下降有两种情况。严重的过剩应该坚决清除。剩余问题不是特别突出。引导战略重组和结构优化,实行市场化重组。在市场化的去产能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定价权是否合理,是否根据交易价格进行重组。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手段应该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手段运作,通过法律和市场化手段淘汰产能。在去产能过程中,并购是重要手段之一。并购应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产业整合程度应提高,市场协同作用应加强。重组后,应该进行增量,使销售和技术系统的第一能量更大。
国有企业去杠杆化的途径很多,核心问题仍然是市场化和法制化。去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文件,涉及放宽债转股范围、放宽债券性质、扩大债转股参与机构范围、允许股票与债券结合、允许债务优先于股票等。如果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去杠杆化进程。此外,在债转股过程中,国家应该向银行提供金融支持,使其有可能获得低成本资金。同时,目前的审批程序和周期过于严格,并有一个优化的空房间。
标题:建言国企改革下一步:瞄准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