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4字,读完约7分钟
截至3月31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290.62亿元
装满水的“短板”更有希望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七都乡额济纳水库灌区农民在农田里插秧。近年来,永丰县每年筹集1亿元用于水利扶贫工程建设,项目区实现了旱能灌溉、排涝能排涝和机械能耕地,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刘浩军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水利局青年打井队在柳巷陈庄村菊花产业基地打井。卢忠祥照片
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坚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和农民增收的实现。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水利设施网络正在逐步完善,但在提高水资源利用、防洪抗旱、设施管理和保护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的这一轮水利冬春修复为短板增添了又一股力量
冬春水利工程,粮食生产已经见底。在我国农村,冬春两季农闲时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个传统。"储水就像储粮,修堰就像修仓库."农民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水和粮食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农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当前,各地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洪抗旱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
组成短板:
解决“最后一英里”问题
危险消除并加强后,山塘里充满了蓝色的波浪,新建或改建的渠道在田野里自由流动,节水灌溉管道遍布家庭农场...在仲春时节,当你走进江西省永丰县广阔的农田,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果随处可见,确保今年春耕生产灌溉用水无忧。
“过去,这片耕地虽然位于恩江边,但由于田间运河修建后管理不善,淤塞严重,不需要水。去年冬天和春天,我们村促进了高标准农田和疏浚灌溉渠道的建设。不仅所有的稻田都恢复了水稻种植,而且灌溉面积也增加了10多英亩。”齐都镇社下村的农民张兴华正忙着往地里扔秧苗,他高兴地说。
近年来,永丰县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缺水”问题,如无水可蓄、无水可蓄、渠流不畅等。结合工业发展、扶贫和美丽农村建设,在全县大规模建设农田水利,疏通了农业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修复了36个山塘,修建了49.12公里灌溉渠,修建了3.57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不仅在永丰县,而且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学镇,小规模的农民水利工程使村民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杨柳学镇大凡村的村民范连增(音译)表示,过去,要从主干道向地下注水,需要安装几台柴油发动机,一亩地要浇三次水才能浇灌100多元,由于地块分散,一次浇灌需要10多天的时间。“现在我们已经安装了小规模的农民供水系统,连接到地面,将管道埋在地下,并由村组织人员浇灌土地。只要每亩土地都交38元,我们就会省钱省心。”范连增说,最重要的是节约用水。在过去,一英亩土地被倾倒损失了100多立方米,但现在一英亩土地最多只能使用80多立方米。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今冬今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今年以来,水利部和地方水利部门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构建大、中、小规模协调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持。
巨额投资:
调动多方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实金白银的投入。近年来,政府主导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中央政府投资1000多亿元,释放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信号。
为了调动多方投资的积极性,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条件,整合资金开展水利建设。截至2017-2018年3月31日,冬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4290.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8.21%。
如何层层落实责任,保证资金投入,是各地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问题。在黑龙江省,鉴于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省委、省政府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增加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其中2015年和2016年地方配套资金分别为77亿元和103亿元。2017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地方财政制约下,广西冬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在100多亿元,2017-2018年冬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达到新高,投资171.5亿元,同比增长4.7%。
为拓宽水利投资渠道,缓解资金筹集压力,江西省廖芳灌区二期工程引入ppp模式,引入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西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廖芳灌区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在湖南省岳阳县,小规模的农民用水是用奖励而不是补贴来建造的,然后再建造。昌湖镇水利站负责人徐久平说,“只有渠道堵塞,才能保证灌溉。”政府拿大头,村民们做小头,做自己的事,村民们非常积极地工作。“去年冬天,昌湖乡共投资1150万元修复山塘,开挖河道,使上游的灌溉水能够滋润下游的农田。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将快速推进。截至3月31日,全国已投入农民劳动天数31.2亿,土石方94.6亿立方米,机械2.89亿台,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0.52%、102.99%和98.39%。
长期管理:
创新运行管理和保护模式
坚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和农民增收的实现。然而,它易建难管,管理和保护问题一直是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在今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要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保护,使其长期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水利成为农业发展的坚实保障。
如何解决管理和保护的困难?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明确产权。为了激发农村水利发展的活力,江苏始终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全省98%以上的行政村完成了农田水利设施认证,乡镇水利站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同时,规范建立了1368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面积占33%,落实村级水管工近4万人。此外,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对农村河流、交通、绿化、垃圾和公共设施实施“五位一体”综合管理和保护,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另一方面,解决学科空缺问题。江西省永丰县水利局局长罗振国介绍,永丰县为了使农田水利工程长期负担得起、用得好、管得好,创新了建设和管理模式,在保证安全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农民建设和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分散、投资额小。同时,根据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负责项目运行的管理和保护,解决了长期以来有人使用、无人管理的问题。
此外,为规范水权交易,防止指标挤占合理用水,水利部还发布了《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水资源使用控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水权交易的类型、程序和使用控制要求。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在巩固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资金的基础上,将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总结推进全国100个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保障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促进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积极培育防汛抗旱、排灌、农村供水等专业化服务队伍,引导社会力量保护和保障工程,确保粮食和水安全。(记者季)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标题:补齐水“短板” 丰年更可期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