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6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周翠
自今年年初以来,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根据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上半年金融机构发放给实体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0.0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6万亿元。
总体而言,上半年银行贷款总体保持快速增长,信贷投资结构改善,社会融资增速逐步回升,m2增速稳定。各种金融数据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继续增加。
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减少1786亿元,信贷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至13%。据业内专家称,13%的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水平。
据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我行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8.8%,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和公司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据CICC固定收益统计,6月末,票据融资增加1985亿元,短期贷款增加211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亿元。由此可见,新增贷款不如去年同期,这主要是由于票据融资下降造成的,但其他短期贷款仍得到支持。
“2019年1月至4月,票据融资是推动贷款同比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5月和6月,票据融资规模同比下降,不含票据的其他贷款规模同比实现正增长。这可能意味着贷款需求差额略有改善。”兴业银行的郭认为。
根据交通银行黄金研究中心的数据,6月份企业贷款月度增量比例提高到49.2%,反映了信贷结构的改善,这种改善在未来可能会继续。
从上半年的信贷增长来看,行业专家认为2019年上半年的信贷增长是理想的。根据央行数据,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增加6440亿元,贷款增速为13%。总的来说,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是合理和充足的,货币和信贷的增长是适度的。
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呈上升趋势,增速从4月的10.4%攀升至6月的10.9%,达到201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央行数据显示,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05亿元;2019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3.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8万亿元。
从推动社会融资规模恢复的因素来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支持。根据央行数据,上半年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5.8%,但与历史同期相比,下降了11.4个百分点。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变化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直接融资比重大幅上升,是融资结构的良好表现。
表外融资虽然仍呈负增长,但与去年相比明显减弱。
信贷投资结构的改善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反弹也直接反映在m1增速的明显反弹上。
根据央行的数据,6月底,m1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个月高1个百分点。
郭认为,票据融资增速是m1同比的领先指标。随着票据融资的反弹,企业现金流量有望改善,m1进入适度回收渠道。自2018年9月以来,新出口订单pmi同比波动较低,没有明显下降,这也有利于m1同比稳定。
M2增长率稳定下来。6月末,m2同比增长8.5%,与上月末持平,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8.5%,这也是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高增长水平。
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央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推动银行发行永久债券,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稳定监管预期,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利用能力,促进m2增速稳定。m2增速相对稳定,也反映了央行当前定向调整和稳健政策的思路,是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具体体现。
“考虑到下半年仍存在的经济压力和外部不确定性,为进一步激活企业活力,仍有必要适度逆周期调整货币政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济认为。
标题: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信贷结构改善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