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2字,读完约7分钟
7月3日,《2019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发布。新华网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42716亿元,同比增长9.5%;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广东、江苏和河北,全部超过3000亿元。
如今,人们对餐饮的要求不仅丰富,而且更加注重健康。有一句话在健身行业相当流行:“所谓的财富就是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纤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从物质匮乏时代的单一主食到主副食品的丰富,人们从饱腹到吃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在这一时期,工业形态的迅速变化和创新显示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
当“吃好”不再是一种奢侈
根据《中国餐饮业2019年年报》,2018年,仅山东省餐饮收入就达到3995亿元,同比增长10.9%。相比之下,195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新中国成立之初,它是贫穷的。经过不断努力,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2018年,仅山东省的餐饮收入就超过了1978年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曾几何时,“吃饱”是一个梦,“吃好”是一个奢望。在这个问候后面,“你吃过了吗?”熟人之间真正关心的是对方是否吃饱了。在上个世纪中叶,物质短缺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家庭生活:即使在餐桌上,食物也往往是定量分配的,有限的供应几乎不能满足眼前的实际需求...有些地方的标准是“成人每月供应28公斤食物、4两油和1公斤肉”,副食品和肉类很少。当人们的衣食住行与车票密不可分时,衣柜深处会有精心保存的油票和粮票相伴,在指定的零售店门前排起长队也是当年难忘的一幕。
吃一顿好饭通常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改善生活”一词,代表了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生活在不富裕中需要偶尔的“改善”,但这种“改善”是不可持续的,只能偶尔发生,留给人们无尽的期待。
改革开放以后,吃饱的问题解决了,从“吃饱”到“吃好”是可能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组调查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饮食结构和观念的变化: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食品工业总产值为942亿美元,主要用于主食加工和基本原料,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2008年,食品工业总产值6500亿美元,副食品和方便食品快速发展;201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6502亿美元,安全健康食品成为主要需求。如今,食物、蔬菜、家禽、鸡蛋和牛奶品种多样,营养均衡,健康几乎是大多数家庭的日常标准。
甚至,在许多家庭餐桌上,澳大利亚的牛肉、挪威的鲑鱼、瑞士的奶酪、德国啤酒、西班牙的橄榄油……就像世界食物地图一样,食物极其丰富。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总量达到616.5亿美元,成为进口食品的最大消费国。从缺乏到满足,从满足到吃得好。“吃好饭”不再是奢侈的梦想。
变化来自田地和土地之间
舌尖上的味蕾得到了满足,这背后是田间耕作的巨大变化。人们的这种原始需求已经通过最古老的工业的深刻变革得到了满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粮食产量为1.1318亿吨,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61607亿吨,比1949年增长4.85倍;几十年来,这一显著的历史变化只能从农业产出中看到。
袁隆平的名字与这一变化同步被记住了。1971年,他被调到湖南农业科学院专攻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研究团队完成了三线配套,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在2000年、2004年和2011年,他和他的团队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三个目标,第四个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也在2014年10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粮食增产、需求增加后,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糖、水果、肉、水产品等。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1949年相比,2017年的糖产量增加了39.09倍。在此期间,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7%,水果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9%。
经过70年的不懈追求,70年的不断发展和深刻调整,中国农业实现了从“以种植为主,以粮食为纽带”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综合协调发展”的立体复合结构的转变。
随着产量和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截至2017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8.1万家,主营业务收入19.4万亿元,利润总额1.3万亿元。
然而,时代不会就此止步,网络的力量正在不断渗透到农业中。2017年,全国农产品零售网点2436.6亿元,同比增长53.30%;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网上商店985.6万家,阿里巴巴旗下有2118个淘宝村和585个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1391.3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反贫困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的餐桌和最基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稳定的供给和保障。
快速发展的餐桌和行业
根据2019年中国餐饮业年报,47.89%的受访企业拥有中央厨房,餐饮企业正经历着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的叠加。
从吃一大锅米饭到进入私人厨房,从外出就餐到餐饮业多元化。当与“吃”相关的产业逐渐与一条清晰的产业链联系起来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嵌入到国家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中,一个与餐桌和饮食相关的现代产业就建立起来了,这是清晰而宏伟的。真正的现代分工使烹饪从生活中分离出来,解放生产力,投资于更丰富的社会生产。
如今,各种与餐饮相关的形式层出不穷,如外卖、点餐、经验分享、厨师上门O2O等。随着互联网和物流配送的高度发展,外卖餐饮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餐饮业的运营效率。消费者对餐饮业的需求逐渐跳出胃口,更加注重消费过程和服务体验。
日前,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透露,中国餐饮企业已达350万家。在2013年之前的20年里,餐饮业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行业多元化,餐饮业细分更加准确:有正餐、团餐、快餐、外卖和小吃,以及西餐、日本料理、东南亚美食等国家,甚至还有烤鱼、小龙虾、茶叶、地方小吃、非传统食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式食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市场选择。与此同时,行业标准化、产业化、产业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增长带来了市场繁荣和政策支持。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经济、促进消费增长措施的通知》,要求到2021年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夜都”。它提到“在午夜食品店推出10个特色餐饮区。在桂街、和胜汇、石堡街等“夜都”商业区和生活区,开展午夜食品店特色餐饮街的创建。类似的措施不仅在北京实施,在全国许多城市也在实施。
70年后,人们的胃口、田与地之间的劳动、餐桌上的产业都站在了下一个大发展的前面,准备迎接新的变化。
标题:小餐桌 大世界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