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0字,读完约9分钟

遵义的辣椒。

朱照片

贵州机械工业学校的学生正在做实际工作。

孙林的照片

同仁市万山区奥寨乡中华村食用菌基地。

数据图片

黔西南州青龙县,搬迁至奇多镇。

数据图片

为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而坚决奋斗

本报记者万秀斌程欢

贵州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扶贫的主战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把扶贫作为第一要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全省的力量发动了反贫困的总攻。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16元,比194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3元高出200倍。2013年至2018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6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29%。

减贫的数量和程度居中国前列,贵州几千年来一直在努力摆脱贫困。

“改变贫穷的工业”,来一场工业革命来振兴农村

农产品(000061)加工方式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建国以来,贵州先后出台了16个省委一号文件,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为农村产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遵义市新浦新区夏紫镇最偏远的兰生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支书苟寿贤告诉记者,两年前,在镇上乘坐工业特快列车后,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0元。

湄潭崔涯、兴仁薏米、玉屏茶花、威宁土豆……基于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贵州打造了一批农业经济品牌。然而,当减贫进入关键时期时,旧的方法变得不可持续。

2018年初,贵州提出了“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工业革命”。仅一年时间,贵州就牢牢把握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集、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动、基层党建“八要素”,实行了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的“五步工作法”。全省低效玉米种植面积减少785万亩,高效经济作物增加667万亩。

苦干实干  攻坚克难

去年,普定县以黄酒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10万亩黄酒完全替代低效作物,13000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思南县汤头镇青帮坝村村民在山区开辟了一条立体生态农业道路,实现了从“生产为吃”到“生产为卖”的转变...

目前,贵州农村承包地认证工作已全面完成,100%的建制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户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合作技术团队覆盖了他们。今年以来,全省筛选出茶叶、食用菌、蔬菜等12个特色产业,打造贵州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搬穷窝”,做好扶贫搬迁工作

茅草屋、羊齿饭和泥塘水,人均收入只有200元……很多年以前,贵阳花溪区陶谦乡老鸦山上住着23个苗族同胞。1994年,花溪区投资49万元在山下建了一个新村庄,村民们住在舒适的砖房里。

贵州“十三五”规划总规模为188万人,其中150万贫困人口已建档建卡,成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

2015年12月,贵州率先发起扶贫搬迁“第一仗”。坚持省级统贷统还、自然村整体搬迁、集中城镇化和移民安置、集中县域建设、不让贫困户搬迁和负债、生产和邮寄搬迁的“六个坚持”,始终贯彻落实,开创了贵州扶贫搬迁的新路。2017年以来,贵州实施了城市化集中安置新模式,根据城镇就业岗位和贫困行业确定了安置容量和安置点建设规模。

苦干实干  攻坚克难

延河县四曲镇的一口岛村是一个集中的村庄,它以它的名字而闻名,11个村民分散在像菜刀一样陡峭的山峰上。铜仁市毕江区200多公里外,为每个人都盖了新房子,并配有各种配套设施。2017年,村民田和872名村民搬到了这个安置点,过着幸福的生活。

截至今年5月底,贵州已建成移民安置点946个,安置房屋44.2万套,安置人口144万人。到今年年底,将有188万人搬迁。为确保搬迁人员能够流动、稳定和致富,贵州出台了相关措施,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就业和培训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项制度。

“我们为新移民提供了就业选择,实现了每户1.7人的稳定就业。工业园建成后,还可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不久前,青龙县三宝一乡1233户人家中的5853人全部迁出山区。青龙县副县长、三宝乡党委书记何对撰写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充满信心。

贵州省农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为99.46%,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为99.03%,对住房的满意度为98.28%,对就业扶贫措施的满意度为97.95%。

“铲除根源”,把扶贫质量放在首位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麓,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省只能维持1950公里的道路,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道路与外界联系。

改革开放后,贵州交通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2002年,全省实现了乡道;2015年,实现了县际高速公路;2017年,实现农村沥青(水泥)道路和客运;到2018年,全省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9.7万公里。

2016年,威宁县草海镇吕家河村马铃薯丰收,但专业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李云辉却忧心忡忡。道路无法到达基地,许多蔬菜腐烂在地上。2017年,贵州在农村地区发起了为期三年的“组织连接道路”的决战。截至今年6月,农村地区共修建了7.87万公里的硬化道路,实现了30多名村民100%硬化道路的目标。水泥路连接着吕家河村的田野,李云辉面带微笑。

苦干实干  攻坚克难

和平生活是每个贫困家庭的头等大事。2008年以来,贵州共投入补助资金268.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30万套;同时,通过支持农村旧房改造和小康住宅建设,探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贵州农村住房保障体系。

教育是防止贫穷代代相传的基本政策。自2013年以来,贵州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了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了贫困家庭学生的高中和大学学费和杂费...五年来,贵州共资助学生4419万人,资助金额553.2亿元。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距离远的问题,贵州建立和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四重医疗保障”体系,将13种严重疾病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治疗范围,实现了省、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的全覆盖。

近年来,贵州千方百计实施扶贫战略行动,把教育、医疗、住房“三包”作为战胜贫困的“四大硬仗”之一,使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教、医、住。

农民成为公民,新家和新希望(000876,临床单位)

程京

盛夏时节,贵州省黔西南州仪陇新区马壁一提扶贫搬迁点有一排排住宅。道路整洁,安置人员三三两两地行走。杨景通就是其中之一。

搬迁前,杨景通一家住在望谟县马山镇牛场村田湾组,这是一个典型的“一方不能养另一方”的地区。

201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马山纳入全省反贫困“全乡搬迁”试点。帮助穷人的搬迁激起了夫妻走出大山的愿望:搬出去,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同年10月,杨景通一家从世代居住的穷山沟里搬了出来,搬进了一所宽敞的新房子。

为将新市民扶贫融入城市生活,望谟县大力实施新市民计划,引导新市民转变观念、就业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确保新市民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城市设施、公共服务和同等待遇,促进从“农民”向“市民”的快速转变。

经过长时间的说教和训练,杨景通的家人逐渐习惯了城市人的生活。杨景通和他的妻子也在他们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这让家人放心了。

“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搬出大山,住在这里。”杨很能体会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不仅比以前好多了,而且还能在家里找到一份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补贴家用。

“现在我们过着城市人的生活,街道是绿色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外出时有公共汽车,摩托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可以在他们家门口学习。”现在,杨景通和他的妻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看望那些在业余时间搬到一起聊天的亲戚朋友。对于未来的生活,杨景通充满期待:“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苦干实干  攻坚克难

“山野水果”变成了“经济树”

程京

贵州省盘州市莆田镇小碧舍山野刺梨正在愉快地生长。一位名叫吴的村民看着满是树枝的刺梨果实,仿佛他已经看到了今年的丰收。

“山野果”,由此变成了“摇钱树”,一度令吴对林忠又爱又恨。2017年,小碧舍村的刺梨迎来了第一个结果,600多亩土地生产了50吨刺梨,售价19.5万元。

然而,吴却笑不出来。吴在他家的6亩地上种了刺梨,但他不听村干部的劝阻,偷偷在4亩地上种了玉米。

出乎意料的是,玉米花粉沾在刺梨上,导致果实变黑,一年的收获打击了水漂。第二年,吴加入了“小毕舍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吴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在村里的刺梨种植合作社买了6亩地,每天都在合作社工作。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劳务费和股息按年收入4万至5万元计算。

在六盘水,还有很多像吴这样的人,他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地价致富。六盘水为刺梨产业做得够多了。过去,山里卑微的野果在扶贫、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等领域承担了多重功能,实现了从“山野果”到“金宝贝”的反击。

如今,刺梨已遍布杜亮大地,成为生态管理的“生态树”,旅游开发的“景观树”,村民致富的“摇钱树”。2018年,六盘水市刺梨总产量达到4.13亿元,增加收入15.82万户,增加收入53.73万人,其中贫困家庭2.56万户,贫困人口10.49万人。

如今,六盘水的刺梨、猕猴桃、茶叶等山地特色种植产业有了新的突破,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新发展道路。

布局设计:蔡华为

《人民日报》(2019年7月31日,第12版)

标题:苦干实干  攻坚克难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