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2字,读完约4分钟
[摘要]数据显示,2017年,新购物中心与地铁站的平均距离为1公里,三分之二的新购物中心距离地铁站不到800米。
《时代周刊》记者杨静
在各种热门词汇的背后,比如新零售、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线和离线,实体商业背后的变化正在汹涌澎湃。
保持不变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原则。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商业地产投资并没有下降。2017年前三季度,办公楼投资4978亿元,同比增长5.4%;商业经营场所1171亿元,增长1.4%。
为了寻找出路,各个商业地产开发商都制定了计划。
升级,然后升级
提升现有商业地产是许多港资开发商的对策。恒隆地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恒隆地产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中,“优化项目”和“改造项目”也是高频关键词。除了上海的恒隆广场外,上海、香港、恒隆广场和香港铜锣湾的店铺也进行了翻新和升级。
以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商业区的上海恒隆广场为例,恒隆在两年内斥资6亿港元对项目的地下室和建筑进行了改造和翻新,调整了租户结构,引进了30多个全新品牌。
事实证明,在两年的时间里,恒隆在下半年的决战中赢得了筹码。如2017年中期业绩所示,恒隆的总收入增长1%,至63.58亿港元,总营业利润增长5%,至45.41亿港元,租金收入增长1%。其中,上海恒隆广场表现突出,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3%,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
港资商业地产开发商一直对这种精细化运作予以称赞和衡量。原因不难理解,商业地产本身就注重客流。品牌的引入和组合是商业资产优化和转型的关键环节。如何通过品牌间的巧妙组合不断丰富内容,并带来客户流量才是王道。
不同于“思考”,尊重人,重视土地,以完美告终。这是香港工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曼华的12个字的总结..在他看来,高质量的商品总能取胜。
他以上海静安兴业太古城为例,列举了商业地产建设的六个方向:以商业综合体为蓝图,营造复杂的体验环境;项目的规模、位置和功能具有协同效应;空设计巧妙,引导顾客发现惊喜;准确的定位和对经验的强调;组织多元化活动,打造人文空厅;结合电子商务和技术创新营销策略。
“要么拥抱变化,要么被变化的洪流所淘汰。我相信商业地产的新形式已经出现。”他对外说道。
差异化经营
避免同质化操作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2017年视点商务年会上,中国房地产协会商务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表示,对于目前的商业地产,我们应该探索差异化经营之路,寻求体验式、儿童主题、教育主题等差异化形式的市场突破点。
切入文化是一个方面。
例如,宝龙在大力培育房地产、商业、酒店等强势产业的同时,也积极为城市建设文化艺术场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艺术与商业的融合,为商业地产经营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点亮一座城市”是远洋业务的自我设定基调。远洋运输和太古联手打造“街区购物中心”,走上差异化之路,让行业对中国激烈的商业地产战心生敬畏。不久前,刚刚开放的杭州远洋乐迪港也被切割成艺术品。它是一个购物中心,但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博物馆。
此前,远洋运输集团总裁助理、远洋商业地产事业部总经理丁辉在接受《时代周刊》等媒体采访时解释说:“人文与文化可以长期与科技竞争,这也是远洋运输在实体业务中增加文化艺术场景的原因。创造的原因——形成与消费者的沟通,无论是物质本身还是精神场所。”
这也是从轨道交通业务切入的一个方面。
近日,瑞一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与中国商业数据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轨道交通业务”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
数据显示,2017年,新购物中心与地铁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公里,三分之二的新购物中心距离地铁站不到800米。轨道交通缩小了现有商业区之间的距离,对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差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商业区的特征细分成为必然。
瑞意德认为,市场竞争将继续升级,由大数据驱动的知识产权场景的创建、品牌格式创新和精益运营管理将成为项目的重要起点。
从2017年召开的上一届rics商业地产资产管理国际峰会来看,开发商的共识是提高租金收入和整体回报率,增加物业的增值,保持资产的价值和增值势在必行。
这就要求开发商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加强物业管理和风险管理,采取灵活的租赁策略和有效的营销手段,尝试创新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等有效策略来提升物业的增值。
标题:商业地产风起云涌 房企各路兵马抢占高地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