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上海一月五日电:如何获得上海海关“一增一减”的笔录?
新华社记者武玉
新年伊始,上海海关公布的“一增一降”两项统计数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截至2017年11月,上海海关辖区进出口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11月份实现进出口同比增长5356.6亿元。人民币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二是截至2017年10月,上海海关区进出口通关时间较去年同期分别大幅缩短了43%和44%,提前实现了2017年通关时间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之一,如何获得“一增一减”的成绩单?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解释了原因:近年来,上海海关取消了11个行政审批项目、8项业务收费、下放审批权限、减少了74个审批环节、精简了70%的加工贸易业务环节,通关无纸化率超过93%。以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过去四年,上海海关推出了31个自由贸易创新体系,其中21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推广,跨境贸易环境得到优化。
以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国际物流亚太配送中心为例,最近从上海保税区向韩国申报出口的一批原产于美国的实验设备,不仅顺利完成了清关手续,而且借助上海海关出具的中国海关“禁止再加工证明”,获得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税收优惠。这是中国海关签发的第一份再加工证书。
“仅根据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公司的年度减税估价就能达到15万美元以上。根据企业需要,中国海关出具了《不可再加工证明》,证明货物未在监管下进行再加工或交换,从而享受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便利和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今后,我们将把更多的国际物流安排转移到上海的亚太配送中心。”梅特勒-托利多亚太区物流经理卢表示。
据上海海关统计,上海自贸区成立四年来,新增海关注册企业近1.8万家,是自贸区成立前海关注册企业总数的近一倍。新增海关注册企业覆盖54个行业,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占94%,企业总数近17,000家,体现了自贸区的一系列政策优势和高效运行管理,对国内外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注册企业的到来,上海自由贸易区近年来在对外贸易疲软的背景下持续增长,已成为上海外向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基地,占上海外贸总额的40%以上。
2017年底,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启用,初期年吞吐量为400万标准箱,长期为630万标准箱,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18年11月在上海举行,预计总展览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
高融昆表示,上海海关近期目标是以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运营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为平台,通过自贸区联动和自由贸易港口改革,打造跨境贸易“上海标准”,帮助上海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高地之一。
据介绍,上海海关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探索并建立了一种全新的“验放自动化、远程监控、零等待通关、不干扰物流”的实时智能通关模式。上海海关与上海港务局及相关跨国机构合作,对船舶靠泊至货物提升全过程的时间节点和成本分担进行了全息扫描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系统整改方案,涉及时间节点重组、成本降低、通关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新闻分析:上海海关“一增一降”的成绩单如何取得?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