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3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一鸣
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企业的税收负担将成为会场内外的热门话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议降低多级增值税税率。《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他认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优化税制实现减税,如降低多层次增值税税率和提高起征点(免税额度),有望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未来,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也将面临高成本的压力,因此不能指望政府的长期减税政策,而应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中国经济时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将多级增值税税率降级,这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刘尚希:营改增统一了税制,消除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造成的市场扭曲,但仍面临增值税和多税率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建议将第三档改为第二档,并进一步降级,这意味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税率来跟上,而税率有望下降,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减税。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减税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
刘尚希:美国的减税不同于中国的减税。美国减税是为了减税。中国的减税和税制优化的结合正在一石二鸟。中国的税制改革将从两个方面对冲美国减税政策的溢出效应:第一,中国未来的税制将更加合理,这将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改善税收环境。其次,减税后,企业的税收成本将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提高。
中国税制完善和优化的结果是减税。今后,整个税制将进一步完善。例如,直接税和间接税、房地产税、消费税和资源税的结合将被综合考虑,最终在优化税制的过程中。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税收公平,激发经济社会主体活力。同时,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它不仅会体现在税收成本上,还会形成越来越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要求减税的呼声很高。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尚希: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近年来,虽然资源税、消费税等个税的税负有所提高,但都是地方税。总的来说,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减税,几乎没有增加税收。减税是整体的,而增税是个别的。诚然,当企业亏损时,所得税自然不会缴纳,但仍有一些间接税需要缴纳。因此,经营困难的企业会感到负担沉重。但是,在我国,间接税是主体,即使企业亏损,也必须缴纳间接税。然而,间接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以转嫁。企业纳税,但他们可能并不真正承担税收负担。
近年来,企业成本上升是全方位的。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企业还将面临长期成本增加的压力。特别是,由于前期盲目扩张产能,一些企业产能过剩、负债经营、经营模式陈旧,产品没有及时更新形成库存。这样的企业能否生存是一个问号。
中国经济时报: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刘锡尚:面对目前的形势,政府可以做一些税收方面的文章,分阶段减轻企业负担,但企业不能形成政府可以持续减税的预期。当然,政府可以通过改革创造更好的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逐步释放红利,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企业也将面临高成本压力。高质量需要成本投入,这也说明高成本的条件是高附加值,这样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企业应适应高质量和高成本并存的发展阶段,通过模仿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具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
标题:减税寓于税制的优化之中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