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97字,读完约9分钟

4月4日,美团集团首席执行官王星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函,宣布莫比克已经成立。mobike的创始人借此机会认识到金融自由的终结,这让许多企业家着迷和津津乐道。

其中,最引人注目、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创始人中唯一的女性,而“80后美女”胡玮炜的一篇名为《莫比克创始人胡玮炜赚了15亿:你的同龄人抛弃了你》的文章,成为了这些天朋友圈里最热门的“鸡汤”。

文章写道:

然而,仅仅三年时间,她就把这家企业变成了一家受欢迎的创业公司。她可能从这次收购中获利15亿英镑。

大多数80后现在在做什么?

要么是在北上广的办公楼里,我刚当上董事,小腹发福,所以每个月都不敢因为房贷辞职。或者在三四层的城市里,过着平淡的生活,但你一眼就能看到未来。

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年都会如你所愿。

然而,三年前还是一名普通记者的胡玮炜,悄悄地达到了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

看着照片中胡玮炜虚弱的外表,你很难想象她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商业精英。

然而,就是这样。你的同龄人在默默地抛弃你。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已经成为各种公共账户发表的赞美胡玮炜的文章中最“响亮”的口号。

但不出所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上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俗称逆反。

一些文章指出,媒体夸大了胡玮炜在mobike中的分量,充其量它更像是一个外部形象代言人。有人说,如果普通人没有遇到一直在互相帮助的“高尚的人”,似乎就没有什么值得谈论的了。

一些网民用笑话来驱散“毒鸡汤”的味道。

溥仪3岁就登基了,你的同龄人都抛弃了你;

当你7岁的时候,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李淑昕17岁时就超过了1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扎克伯格今年34岁,身价4000亿英镑。你的同龄人抛弃了你;

比尔·盖茨60岁了,身价5000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李嘉诚已经90岁了,身价2000亿。你的同龄人抛弃了你;

……

就连韩寒,一个今天热衷于在微博上插科打诨的赛车手,也忍不住写下并攻击。

韩寒:“弃尸”这篇文章是在兜售焦虑

4月6日晚,韩寒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对近期热门传记《mobike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同辈抛弃你》的看法。

韩寒说,他非常讨厌这个标题,说它不仅卖焦虑,但造成恐慌;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兑现数亿美元;满足于现状或不愿意这样是每个人的内在意愿,其他人不能强加给他们。

韩寒还表示,创业大多是一种挫折和失败。如果你只是不想从九岁到五岁都是员工,在这个社会里有很多方法可以走,你不一定要当老板。

最后,韩寒说,如果我读了那篇文章,我愿意放弃其他同行,用这样的决心和头脑创办一家公司,这样的决心和头脑只能在春夏秋冬中造福地主。

当意见出来时,到处都引起了公众的意见。每一次微博被小系列(微信号:nbdnews)屏蔽,它就有超过10万次转发,3万条评论和27万个赞。

韩寒的观点得到了很多的肯定,但也有网友指出:“公众数字制造了焦虑,这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没有必要太真实。”

目前,一篇10w+的“弃尸”文章已经两次走红,一次成功地制造了焦虑,另一次成功地激起了公愤。

产生共鸣的焦虑感,

是流动收割机吗?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焦虑似乎已经成为生活的标准,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制造焦虑已经成为制造10w+的捷径,也是许多作家的专长。

案例比比皆是,例如:

在今年春节期间引起热烈讨论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三点不眠碉堡集团”中,“一天在货币圈,一年在世界”和“没有性生活”等名言大行其道;

今年1月20日,前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者张泉灵在一次活动中说:“在这个时代,当我把你抛弃的时候,我不会和你说再见。”

2017年7月20日,在软银世界大会上,孙正义说巨大的变化即将到来,他非常兴奋。"我觉得睡觉是浪费时间。"。

我曾经策划了一个营销案例的新世界,比如《逃离北京》、《凌晨4点的北京》,中国企业家杂志称之为“焦虑的公司”...

人们对这些句子和事件的共鸣反映了社会焦虑,包括买房焦虑、加班焦虑、交通焦虑、婚姻焦虑等。,而这些因素也成为大量年轻人从北上归线逃到深圳的原因。新世界的《逃离北上广》利用这一现象制造焦虑,从而获得观众的共鸣。

此前,网上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腻的中年猥琐男”,和“油腻腻的中年男人”一起成为了热门话题。

“中年油腻”的流行反映了以70、80后为代表的工薪阶层的深层焦虑。这种焦虑包括中年、身体问题、脱发、背痛、每天拿着保温杯、无法在某个年龄突破职业瓶颈。

据微信公众账户“了解自己”显示,“不忙就焦虑”是许多上班族的普遍问题,但背后的原因却不同。

焦虑:渴望被需要

不管你承认与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需要被需要。这种感觉会给我们一种价值感和力量感——“我有能力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受到别人的重视和欣赏”,还会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与世界上其他个体之间的联系。

对于那些不忙也不焦虑的人来说,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人们在工作中需要的人际满足感。

焦虑:错误地将成功等同于忙碌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永远在线”的职场文化,这也带来了人们对“忙碌”和“休息”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雇主和雇员开始认为“忙碌意味着尽自己的职责”,“休息意味着被动和懒惰”,“人越忙,对公司的价值就越高”等等。在这种职场文化中,忙碌逐渐被等同于“尽职调查”和“成功”。

永远在线的工作场所文化让每个人都受到竞争压力的感染。如果你不忙,你会成为一个失败者吗?失败者?即使你不想忙,一旦你放松了,你可能真的会被你的老板和其他人评为“懒惰”、“不负责任”和“不够好”。

焦虑:一种深刻的生存绝望

我们一直忙碌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让人们忙碌的事情,无论多么世俗,都会让我们的存在感/生命的意义活下去。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让人们努力工作和付出时,人们很容易陷入对自我限制的过度思考。我们可能强烈地感觉到出生的简单和无足轻重,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后陷入巨大而无法忍受的绝望。

总之,这是人们心中最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一根弦,反映了当今普遍存在的中年焦虑和中产阶级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团队和作者在获得10w+的同时也制造了焦虑。在交通最繁忙的时候,这样的行动并不少见。然而,这种有意无意的情绪放大和煽风点火对公众产生了微妙的“负面”影响。

“焦虑营销”是一个好生意,但你不能吃得太难看

制造焦虑和销售焦虑总是被尝试和检验,包括社交焦虑、中年焦虑和自然的“知识支付焦虑”。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知识支付平台仅在两年内就获得了1300多万用户,但另一方面,它也被批评为“急于出售的人”。据腾讯科技报道,顺威资本的周航曾亲自表示,“罗振宇不是在推销焦虑,而是在加剧焦虑。”

然而,罗振宇说:总有人攻击我们,说我们在出售焦虑。我很无助,我周围没有人比我更焦虑,内容行业也总是焦虑。

在焦虑的时代,焦虑经济泛滥。制造焦虑、销售焦虑和消费焦虑甚至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

内容行业自然赶上了焦虑的热潮,这催生了新的术语“知识支付”。虽然许多人不能理解“知识支付”和培训的区别,但他们不能阻止知识支付走向深水。

去年11月,米梦的团队发表了《不要相信职场眼泪,哭吧,回家哭吧》和《我很惭愧地说,我的助手一个月只挣5万英镑》等文章,宣布将为喜马拉雅调频台的“米梦每月教你5万英镑”音频课程付费,声称如果观众“三年后加薪不超过50%”,他们可以申请全额退款。

当时,有网友认为这类似于“给我3万,保证有个儿子,不要有个儿子退钱”的套路;有些人公布了数据,在正常工作三年后,加薪50%并不难。但事实是,根据创业状态的介绍,该课程在12月1日正式推出后,第一天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万;发布的第四天,就卖出了100,000本——这和升职加薪有关,你能不担心吗?

更有趣的是,根据微信公众账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统计,随着课程的不断更新,用户给出的评价呈下降趋势,给出3星甚至1星评价的用户数量逐渐增加,学生听课量开始急剧下降。

▲截至去年12月15日,喜玛拉雅米面前7门课程的数据趋势统计(来源:微信公众账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有人说,为了区分销售知识和焦虑,可以通过内容质量和时间来测试。如果你打着为知识买单的幌子过度营销,你最终只会落得鸡毛蒜皮的下场。

以前,新世界的营销课程事件仍然是生动的,一张海报立即引爆了朋友圈,课程价格上涨,用户为知识付费的焦虑开始显现。然而,丑陋的饮食状况让人们对传销的本质一览无余,过度使用所谓的焦虑也让新世界这次遭殃。

喧嚣过后,“焦虑的营销人员”还会利用每个人的同情心来计算下一次刷屏事件吗?答案可能仍然是“是”。但随着以胡玮炜为引子的《鸡汤》一文的推出,火遍朋友圈的人终于开口说道:

愿你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

知道你想去哪里,

并在我的余生中生活到一个新的高度。

标题: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刷屏 韩寒发文怒怼!谁在用焦虑赚钱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