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伟

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他对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如何对待摩擦、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以及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经济时报: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技术因素对中美经贸关系有什么影响?

鞠建东:中美贸易摩擦实际上有三个背景:一是全球化正在发生变化;第二,中美关系处于不同阶段;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自3月23日特朗普发起争端以来,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双方都进入了“讨价还价”的谈判阶段。应该注意到,目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中美两国都试图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高地。

中美贸易摩擦须理性看待

美国发动的对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其目的是通过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技术霸权,减缓甚至中断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先地位。我认为,在处理贸易争端时,中国必须抓住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利益。

中国经济时报:你如何看待美国301条款和美国对中国的指控?

鞠建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严格遵守世贸组织承诺的条款,没有侵犯知识产权。因此,这是美方采取的单方面措施。美国301条款的很多地方都说中国的贸易是不公平的贸易。但是什么是公平呢?这是个问题。在我看来,为了衡量公平,我们应该衡量它是否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福利,是否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福利,是否促进了全球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须理性看待

此外,一旦出现贸易争端,各方应首先坐下来冷静地进行双边谈判,而不是轻率地采取单边措施,这将极大地损害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在当前新的全球治理框架下,如何预测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趋势?

鞠建东: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2012年之前是“老常态”,即“高速增长、美国核心、中国驱动”。全球贸易格局仍以美国为中心,但在中国的推动下,中国大规模的低成本劳动力涌入世界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年平均贸易增长率为7.6%,甚至高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了30多年的gdp增长率。

然而,2012年后,它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全球贸易增长率放缓,全球贸易不再由美国主导,美国、中国和欧盟形成了三方对抗。北美价值链、欧洲价值链和亚洲价值链已初步形成,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因此,世界经济和中美经济都进入了重建阶段,未来的中美经贸关系将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值得强调的是,中美贸易争端必须关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只能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来衡量。

标题:中美贸易摩擦须理性看待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