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42字,读完约9分钟

原标题:“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基础

——银都区水冶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侧记

□记者王慧敏

长桌案上有笔和墨水,周围的墙壁覆盖着强有力的绘画和书法作品...12月5日,记者惊喜地发现,在银都区西江村委会二楼就藏着这样一个文艺书画室。村党支部书记马峻岭自豪地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村里到处都是手拿锄头的农民,但自古以来就有崇尚书画的趋势。男女老少都喜欢书法和绘画,文化氛围很浓。去年,村里举行了第一次农民书法比赛,书画已经融入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文化西江”在银都区水冶镇独树一帜。多年来,素有“银色水冶”之称的水冶镇,根据“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农村文化特征,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多元化体系。特别是自开展“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这一特色已被水冶镇引入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加快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引导各村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立足“一村一品”的制度基础,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以综合实力推动千强镇建设和幸福新水冶建设。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强势地位建设激发党建新活力

寻找木头的长者会巩固它的根。只有建立党的群众中心,加强基层阵地,党的工作才能扎根。

按照银都区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思路的要求,水冶镇继续规范和提升基层阵地建设,合理规划和统一布局村级活动场所,优化和完善服务功能,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政治领导中心。便利服务中心;积极创建“一村一品”特色村和党建示范带,着力打造“文化西江”、“爱河”、“文明东江”、“生态大榭”、“美丽李庄”、“尊重老北关”等“一村一品”特色村,努力打造“规范阵地、健全制度、材料齐全、活动频繁、管理得当、特色突出”的薄弱分散村党组织。把“逐村观察、整村推进”活动与薄弱分散村党组织集中整治结合起来,让薄弱分散村提高水平、知耻而后勇、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集中整治的效果和水平。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珠泉河畔的下河村创建了党建品牌“爱心基金”,每年通过爱心企业捐赠、村民自筹、村委会集体资金补助、党委政府支持等方式筹集资金3万元,专门为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等严重疾病的村民提供救助。谈到“爱心基金”,村民李彩霞非常感激。她的儿子张宇恒在2014年患了白血病。听到消息后,村党支部书记石海昌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捐款。村民们广泛参与,募集捐款20万元,帮助李彩霞一家渡过难关,催生了下河村“爱心基金”的成立。到目前为止,夏河村的“爱心基金”已经救助了7个人,共发放了6.5万元。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在推进农村党建的具体工作中,水冶镇没有下大力气,而是充分利用农村文明建设积累的经验,找出最能激活各村党组织活力的因素,求同存异,因地制宜拓展“党建+”模式,走党建工作“一村一品”之路,整合农村振兴等多种文化。 志愿服务、农村文明、古村落文明创建和旅游文化融入党建文化水冶镇各社区党工委和镇党建办全程监督指导示范场地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类问题,示范场地建设布局科学、结构合理。 重点建设安瑶路、安琳路党建示范带,充分发挥示范点和示范带的辐射作用,逐步形成示范区,以示范带动大局。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通过“一村一品”建设,水冶镇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群众认可、影响深远的党建工作示范点,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升级和提升。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亮点、各具特色的村庄的生动局面中,一种新的基层党建模式逐渐形成。

文明的乡村风格建立和滋养了当地和农村的条件

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村风貌,充分利用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的生活方式,是农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只有当文明渗透到农村,文化滋养了当地,我们才能为农村振兴伸展精神的翅膀。

如何把这个灵魂工程做好,让文明的乡村风格成为最受珍视的地方风味?水冶镇选择从该镇的地方文化入手,引导每个村庄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将其提炼和浓缩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通过对文化主题的解读和发展,村民们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主题成为了这个村庄村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

夏河村开设了“4: 30学校”,开设了老年人日托服务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作业,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休闲和娱乐服务;西江村成立了公安巡逻、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助残扶贫、专业保洁等10个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成立了太极拳、广场舞、旗袍表演、戏曲、战鼓、字画等10多个娱乐团队;东江村建立了一个村庄历史博物馆,展示该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根据农民、军人、医生、教师和商人从事的不同工作类型,每个家庭都挂有家庭式培训卡...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赵宝安,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曾任东江村红白委员会副主席。热心且健谈的老赵告诉记者,尽管红白委员会是一个小组织,但它确实能在调解村里的大事小事上发挥重要作用。按照一切从简、文明的原则,该村制定了彩礼、礼金、酒席数量、菜肴、烟酒等级等标准。一般来说,白色的东西大约要10,000元。自红白委员会成立以来,这个村子就没有铺张浪费的现象。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水冶镇已经建立了覆盖全镇的志愿服务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志愿者队伍。能量转移在内心内化,在线路外化,在村庄之间形成了一个学习的浪潮,不断地冲刷旧习俗和坏习惯,启迪新农村的集体性格和个性。“一村一品”农村文化建设的“引力波”加快了水冶农村文明建设的速度。

大雁引着苍蝇描绘了美丽的乡村景象

农村是否富裕,关键取决于部门;树枝是否结实取决于鹅。要弥补基层党建工作的不足,实现农村振兴,关键在于党、干部和人才。

东江村的村长张勇在不到4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对东江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全面规范和提升东江村的生活环境。全村积极推进“四清、四灯、四进”工作,粉刷墙壁、植树、清理垃圾、安装路灯、拆除违章建筑,使村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优美;铺设污水管网,改造抽水马桶;经与汇鑫钢铁公司协商,我们在集中供热项目上投资了近600万元。今年1月,供暖成功开通,使广大群众告别了松散的燃煤供暖模式,迎来了一个“暖冬”...看到他们周围发生的巨大变化,全村人都称赞他们,说张勇是一个真正的家庭成员。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乡村生活环境的改造使东江村的生成充满活力并产生巨大的变化,那么位于村委会二楼的乡村历史博物馆就是东江村人民努力工作的动力。“这是1947年以来我们村参军的名单,这是以前每个家庭使用的煤油灯……”在乡村历史博物馆里,张勇一一介绍,并把这些东西化为乌有,只留下精神财富,让年轻一代真正认识到幸福是一场斗争。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水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郝海涛告诉记者,只有坚持选人、育人、管人、用人的工作,才能留住更多可靠、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村振兴带头人。为了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水冶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做标杆“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实施了“可选动作”,着力加强龙头鹅团队建设和村“两委”团队建设。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根据水冶镇“双百提升工程”对提高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的要求,我们从村党组织中选拔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并进行素质提升和后续培训指导。切实加强村里“两委”队伍建设。全镇各社区党委拓宽了选拔任用渠道,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个人声誉好、大局感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两委”队伍中来。创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队伍。全镇建立了“两委”后备力量梯队结构,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好、善于群众工作、年龄在40岁以下的后备干部,纳入农村后备干部库统一管理。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农村党员队伍。全镇严格控制党员发展,注重质量,优化结构,不忽视数量,有效解决了“家庭党员”、“人党员”等问题;全面推进党员积分管理制度,调动党员干部创业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引导和支持流动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双向引领作用,引导人才回流。

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根据省委、市委、区委的工作部署,水冶镇全面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充分激发了基层党建的“头雁效应”,盘活了农村振兴各方资源,使水冶农村振兴铿锵而壮丽。今年7月,水冶镇首批三个农村振兴示范村完成既定任务,第二批七个示范村全面启动。今年9月,水冶镇被评为中部地区百强乡镇之一,2019年财政收入可达7.8亿元,同比增长77.2%。一幅幸福美丽的乡村,美丽的乡村,富裕的农民和强大的农业的图画正在慢慢展开。

标题:银都区水冶镇“一村一品”制度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