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7字,读完约4分钟
已经进入12月了。 进入严冬了。 稍偏北方的城市也出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伟景象。 今年的北京还很冷,还不彻底,好像还没下过雪。 我希望大雪早点来。 冬天的室外活动很少,可以说滑雪确实是一种。 多年滑雪的唯一体验就是,不管雪怎么积,大雪降下后的雪感都不好。 (来源:手表家文:董航)
年初索契冬奥会的余热似乎一直燃烧到年底,今年的国内滑雪运动空前流行。 即使运动神经不充分,专业性也不充分。 在“雪”中玩耍的感觉大家都想试试。 无论选择“两排”还是“单板”,对于初学者来说都不能使用摔跤。 而且,我可以确信不摔倒就无法学好。
平时,我作为钟表匠,基本上不离开表,洗澡睡觉的时候也带了表。 这也是“病”。 我相信很多表的朋友和表迷也是这样。
问题是,机械手表,特别是瑞士(以及德国)的高级机械钟表,长期以来追求轻薄优雅,高级手表多用作男性的社会交流装饰,因此许多钟表的防水性能和防振性能并未成为设计和制造的优先指标。 滑雪就不用说了,戴在手上打打球,去桑拿。 外罩内部会沾上汗和雪融水,产生水污染。 机械手表只依靠隔振器的隔振性能预防振动也有限,超出了隔振器的比较有效的范围,首先会导致类似钟摆的损伤。 此外,手指正反面的其他零件,如游丝、钻头、车轴尖等,即使受到剧烈振动也会发生故障和破损。
对于习惯性手表看时间的我们,在滑雪和激烈活动时应该带什么样的表,今天我们来谈谈。 当然,如果你是“有钱、任性、冷漠”的话,我可以认为是“扯蛋”。 欢迎网友们的积极留言,提供你的经验和故事,让我们一起进步。
什么样的表是耐震表?
抗震表始于1790年,由宝燝大师发明,大量采用被称为“降落伞”( parachute或pare-chute )的简单有效的隔振系统,是现代全隔振装置的先驱。
现在对“抗震”手表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通过各种严格的测试,才能冠以“抗震”的名字。 被称为具有“抗震”功能的表金必须在瑞士、法国、德国、日本等签署了iso1413-1984国际标准的国内制造,并签署必须通过的测试才能列出抗震表金。
在该抗震测试中,测试的手表表壳实际上由钟摆碰撞,手表本身必须接受两次碰撞测试。 有一次在时钟面板上。 另一个是从手表9点的位置敲击测试,不仅钟表的黄金碰撞不会停止,外观也不会造成物理损伤。 装有机械机芯的钟表的黄金,经碰撞测试后,误差每天不得超过60秒。 只有通过了这个测试,才能被称为抗震表金。
现代的防振系统有incabloc ( Ingabloc )、kif、etachoc、精工的diashock、西铁城钟表的parashock系统等多种类型。 incabloc是至今最流行的减震机制,从顶片到普通入门片都可以看到。 kif除了最普遍采用的incabloc防振外,还是高级手表普遍采用的防振系统。 也有不少企业品牌投入设计,使用劳力士的参照减震器等独自的防振装置。 戴着他们可以安心地享受高尔夫、滑雪、网球等运动,将时间和体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说到防震手表,首推当然是卡西欧的g-shock系列,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该系列的着力点。 g-shock片在出厂前,经过自由落体试验、锤击碰撞试验、振动试验等考验,以保证质量。 至今,独特的防震结构仍在不断改革创新。 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不痛。
裴海2006年发表的为庆祝mike horn北极探险之旅而特别发售的luminor north pole gmt pam00252手表,可以说是可以绕过北极圈的可靠的手表。 这个表用的是incabloc的减震器。 另外,42小时的动力储存和瑞士官方天文台( c.o.s.c )认证,内置了软铁防磁,也是实用、准确的象征。
标题:“表不离身 冬季滑雪带啥表?”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2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