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2字,读完约2分钟

高煜城

2019年5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安仁评论了一些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英雄事迹的电影,其中《英雄与孩子》深受感动。

《英雄儿女》的童年记忆是战争的硝烟,是王成“向我开火求胜利”的呐喊。当我长大后,我被我的兄弟姐妹英雄们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王芳的《英雄颂》所感动。我不知道我看过多少次《英雄与孩子》,但每当重播时,我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看。原因可能是因为我的父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似乎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更重要的是,我成长在崇拜英雄的时代。把自己奉献给国家是那一代年轻人的共同理想。《英雄与儿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对英雄的崇拜和向往。

归来仍是少年

20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我没有重复学业,而是选择了当兵。我坚信士兵是最高尚的职业,人民的士兵是最可爱的人。参军后,我复习了功课,进入了军校,目标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当我在军校的时候,我加强了我的训练,把高难度的科目看作是士兵意志和体格的训练。我有一张身着军装的照片,背景是一张海报,照片上写着“我爱英雄”。我没有故意在这张海报前拍照。那时,英雄精神可以在任何地方给你留下痕迹,融入你的生活。

归来仍是少年

后来,随着国际和平力量的壮大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国家工作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建设,我也从军队转移到了地方。几十年来,世界变了,人也变了。如今,英雄崇拜越来越少,金钱崇拜、明星崇拜、名利崇拜越来越多。当时,所谓“我宁愿活不到20年,尽我所能赢得一个大油田”已经被人遗忘,而“多活几年就是赚钱”和“最大的成功就是活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安享和平,享受生活,更不用说老年人了。一些年轻人也热衷于医疗保健。他们每天在微信圈子里推进医疗保健的方式,数着吃了多少饭,走了几步,跑了几条街;在这种情况下,谈论英雄主义和“拼命的三郎太精神”总是不恰当的。

归来仍是少年

陈鲁民的文章中有一句话:“愿你离开半辈子,回到少年时代。”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离家出走了半辈子”;但是否是“仍是青少年”,我不确定;那个崇拜英雄的男孩似乎渐渐远去了。然而,长期“外出”也是有益的。多看多体验可以让你更好地看待生活。我不怕走弯路,也不怕犯错误。我害怕忘记我从哪里来,去了哪里;只要坚持自己的初衷,他的使命就不会丢失,他会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前进,当他回来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少年”。英雄主义过去是需要的,现在是需要的,将来仍然需要!(张乐制图)

标题:归来仍是少年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