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雅加达5月7日电:西玛桥见证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友好关系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惠亮郑世波

五月初的印度尼西亚,天高海阔,气候宜人。西玛桥横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马都拉岛,就像一条美丽的轨迹,画在蓝色的大海和天空之间。

西玛桥南岸是印尼爪哇岛第二大城市泗水,北岸是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的马杜拉岛。自2009年6月10日通车以来,该桥为泗水和马都拉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目前,每天有2万多辆汽车和2万多辆摩托车通过西马大桥,两地之间人员和货物往来频繁。记者近日走访时,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脱贫之桥”、“致富之桥”和“人心之桥”。

通讯:泗马大桥见证中印尼友好关系发展

“你是中国人?感谢中国帮助我们建造这座桥。”桥下,35名市民盘腿而坐,喝着咖啡,交着朋友。咖啡摊老板与记者交谈。他说过桥后,来来往往的人更多,他在附近建了一个咖啡摊,足够支撑他的家人。

Sada是一家小商店的老板,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我过去在沙特阿拉伯工作,收入微薄,并且饱受家庭分离之苦。西玛桥开通两年后,她回到中国,在桥边开了一家小商店,卖马都拉的手工艺品。

“周末的生意特别好,有日本人、韩国人和中东人。”萨达笑着说,商店的收入可以支撑家庭的生活费用和孩子的教育费用。

像萨达这样的小商店在司马桥两边绵延数公里,估计有两三百家。越来越多的人住在桥边,形成了“桥经济带”。

长期以来,修建司马桥一直是当地居民的梦想。当大桥在2009年6月开放时,印度尼西亚政府举行了一个有5000人参加的盛大开幕式。当时,印尼媒体认为“西玛桥将成为印尼与中国互利关系的‘桥梁’。”

泗水市马都拉地区发展局秘书长赛迪克在看到中国记者来访时非常热情。他告诉记者,马杜拉发展了畜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烟草和丁香产区。过去,5公里宽的海峡成为马都拉经济发展的地理障碍,拥有300多万人口的马都拉岛经济发展滞后。

“现在桥梁已经打开,货物和人员的流通也快多了。马都拉岛就像是打通了经脉,越来越充满了生机。”塞迪克指着一个规划委员会说,现在地区发展局已经在马杜拉规划了600公顷的土地,并计划建设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以及贸易和旅游区。马都拉岛和泗水形成了需求交流、相互支持的良好发展态势。

马杜拉岛上的布吉加迪风景区是两年前刚刚开发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了,这带动了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餐馆和商店,当地经济变得活跃起来。一位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桥通车后,各行各业都逐渐火起来,我们都是悍马桥的受益者。”

站在马杜拉岛的卡迈勒码头,对着泗水港,许多船只停靠在那里。当地的穆罕默德指着桥说,在桥开通之前,每个人只能坐渡船去泗水,这不仅要花很长时间,而且还要忍受海浪的颠簸。现在,坐公共汽车到泗水只需要十多分钟。现在很多人住在马都拉,在泗水工作。

司马桥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建造..该项目的合同价格为1.9亿美元,其中90%由中国政府提供买方信贷。这座桥长5438米,宽30米。该项目是根据中国标准设计和建造的。这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桥梁领域的中国标准首次走出国门。

中国驻印尼泗水总领事顾表示,西玛桥的建成将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交流,增进中国和印尼人民的心灵交流,是两国友好关系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印尼友好关系发展的见证。西玛桥让印尼人民看到了中国工程的质量、中国工人和中国企业的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标题:通讯:泗马大桥见证中印尼友好关系发展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8050.html